天津“五·二八”游行大示威之后,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共天津市委明确提出,要巩固学校中的抗日救亡斗争阵地,同时要求天津学生联合会(以下简称学联)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以下简称民先)利用暑假走向社会,在工农群众中开展抗日爱国的宣传活动。学联于6月中旬召开各校代表会议,成立了暑期义务教育促进会,决定利用工农义务教育的活动形式,结合文化教育,进行抗日爱国宣传,进一步扩大爱国战线。经过代表的认真讨论,决定选择市郊的王兰庄、小园和姜井等为开展乡村义务教育的地点。
天津市郊的农民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生活极端困苦。日本的侵略,反动政府的横征暴敛,更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生活负担。党号召民先队员和爱国同学,在参加“义教”活动中,首先要经受艰苦生活的考验,发扬南下扩大宣传的光荣传统,坚定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等带头过艰苦生活,同农民打成一片。经过“一二·九”运动锻炼的党员、民先队员和爱国学生,逐步学会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他们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农民群众参加学习的兴趣。他们把教成年人和小孩读书识字,同抗日爱国宣传结合起来,用农民群众耳濡目染的事实,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姜井“义教”中,同学们向广大村民介绍市区内惊心动魄的“海河浮尸案”, 控诉日本操纵汉奸制造暴乱事件的罪行,激起了听众的满腔怒火。
党还十分注意在“义教”工作中,培养教育抗日救亡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有的同学亲眼看到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苦农民,懂得了不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且要推翻罪恶的剥削制度,才能解放全中国的劳苦大众的道理。参加“义教”工作的共产党员,利用个别谈话,积极做好发展对象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实现从爱国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并在成熟的时候发展他们入党。党在“义教”活动中,还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王兰庄农民绝大部分是佃农,由于地瘠租重,群众生活极端困苦,许多农民靠熬制硝盐度日。但是,官府和盐警队乘机敲榨勒索,党通过“义教”中抗日宣传活动,把贫苦农民中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同反动官府和盐警队进行斗争。经过党和民先队员的积极工作,在王兰庄建立了夜校,学联先后派慕湘、余力步、路平、崔建华等任教,并发展了民先队员。不久,又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中共王兰庄支部。支部书记路平,党员有崔建华等数人。王兰庄党支部和民先队的产生,成了党领导当地农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活动的坚强堡垒......
“一二·九”运动中广大爱国青年唱着救亡歌曲走上街头,走向农村。革命歌曲发挥了团结自己,教育群众,打击敌人的作用。1937年4月,北洋工学院民先队的20余名同学排演了几个宣传抗日的小节目,利用春假到市郊农村进行巡回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党非常重视以文艺为武器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派出许多共产党员和民先队骨干组织了一个通俗剧团。通俗剧团每隔10天左右到附近农村演出一次。农民们听说来演戏,都象赶集似地涌来。剧团最常演出的是《死亡线上》和《打回老家去》。同学们表演真实、感情纯朴,给农民以深刻感染。一次,在姜井演出,随着剧情发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者从中国滚出去!”的口号声此伏彼起,经久不息。同学们激动得流下眼泪。
通俗剧团在党的领导下,逐渐成为天津爱好文艺学生进行农村救亡宣传活动的联络点,团结了一大批热爱文艺的爱国青年学生。为了提高质量,民先队员负责人邀请了青玲剧团的职业演品参加演出,他们在参加爱国文艺宣传中也受到教育。通俗剧团不仅为农民演出,而且还到驻马厂、北仓、杨村等地的二十九军所属部队演出。除演出话剧外,还教士兵和下级军官唱救亡歌曲,加强了同爱国官兵的团结。 (区档案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