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档案故事之寻碑记 尘封11年 杨柳青地名碑重现天日-威斯尼斯人wns145585

您当前的位置 : 威斯尼斯人wns145585-正版威斯尼斯人8206下载安装 >> 新闻 >> 综合
西青档案故事之寻碑记 尘封11年 杨柳青地名碑重现天日
作者:舒杨 冯立 李焕丽 赵玮 岳磊 编辑:韩璐 日期:2019-10-11
内容提要:“杨柳青地名碑,上世纪西郊区人民政府于1987年设立,立碑四块,镇东南西北各一。东面西青道公路口处石碑规格最高,是主碑。

  ▲杨柳青地名碑主碑(资料图)

  多部门通力合作为石碑“搬新家”

   在西青区档案馆的历史档案里,寥寥几行文字和几张照片,记录了关于一座碑的信息:

  “杨柳青地名碑,上世纪西郊区人民政府于1987年设立,立碑四块,镇东南西北各一。东面西青道公路口处石碑规格最高,是主碑。该碑通高3.6米,须弥座高90公分,上刻狮子、花朵;碑身高2米,宽90公分,厚50公分;碑顶采用传统民族样式庑殿顶。碑阳三个红色大字‘杨柳青’为刘子恒(刘紫蘅)所书。碑阴由郭丕丞书写,石碑造型设计和汉语拼音由谢玉明设计。其它三块石碑通高均为2米,普通碑座,无顶。2008年,因西青道拓宽,与镇北地名碑一并下落不明,镇西和镇南的两块碑仍立于原地。”

  谈起杨柳青地名碑,尤其是主碑,许多老人对此可谓印象深刻。“那个年代,咱们杨柳青人每回从天津西站坐153公交车到西青道公路口,一望见这块碑,心里顿时就踏实了,知道已经到家啦!”年逾古稀的石奶奶无限感慨地说。“那时候,有很多杨柳青人在市里上学、上班,在市区的时候,大家都不好意思说杨柳青话,只能说着半生不熟的天津话或普通话,都憋着,别扭极了。可是,每天放学、下班后,大家坐着153公交车一见到这块碑,一车的人一下子全都不由自主地改回了杨柳青的家乡话。你说灵不灵!”50多岁的张大姐深情地回忆着。“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每回骑上自行车去郊游,全班师生都要到那块碑前合个影,一直到我出国留学之前,几乎年年如此,至今,我的相册里就有十几张这样的照片,那碑见证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现在我想家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一看就是一两个钟头,有时做梦还总梦见它。”远嫁到日本大阪的茹萍女士在微信里思绪绵绵……

  这块碑,整整伫立了21年,也在整整一代杨柳青人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深深扎下了根。更随着这块碑的遗失,一代杨柳青人陷入了无尽的眷恋和叹惋。

  这块碑,究竟封存了多少烟尘过往?

  这块碑,到底承载了多少凝重的乡愁?

  这块碑,如今“沉睡”在哪儿?

  她,还好吗?

  …… 

  1

  碑从何来?

  说到杨柳青地名碑,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地名碑上“杨柳青”三个大字的书写者──刘子恒。

  刘子恒,本名魁升,字子恒,笔名紫蘅,杨柳青人,生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其父以卖带子为业谋生,经营腿带、腰带、绒花、绢花、线袜以及洋广化妆用品,人称“带子刘”。刘子恒自幼酷爱书法,受业于杨柳青镇名宿王猩酋,初学欧柳,后工赵体。后从师于著名的金石学家、甲骨学家、书法家王襄,临摹魏碑、李邕,书法功力日深。为学习书法,刘子恒迁居北京。刘子恒的书法把馆阁体与赵体结合得非常完美,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作为书法大家,其作品被书画界王雪涛、宁书纶等众多大师级人物所推崇。

  2012年,西青区组织开展“寻根大运河”活动,西青记者采访团成员冯立老师在做准备功课时发现一条与刘子恒相关的重要线索:刘子恒先生曾经为北京北海公园仿照乾隆御笔补写“意远亭”匾额!

  6月下旬,西青记者采访团一行来到北京北海公园实地采访考证,见白塔之下,有东西两座四方亭,其上分别有“云依”“意远”二匾,两块匾皆为乾隆皇帝御笔。后因年深日久,“意远”匾朽坏不存。

  据北海园林专家介绍和资料记载,1962年,北京市园林局修缮北海公园时,经北京市书法研究社秘书长郑诵先介绍,请刘子恒先生仿乾隆笔迹补写“意远”二字。写成后,其字神形兼备,与尚存之“云依”匾如出一人,遂镌刻为匾。刘子恒(刘紫蘅)先生也自此在北京书法界扬名,求书者络绎不绝。

  1987年,西青区人民政府设立杨柳青地名碑,碑阳“杨柳青”三个字无人书写,遂派杨柳青镇干部王家福携纸赴北京刘子恒家求字。当时,83岁高龄的刘子恒先生因久病卧床,已经封笔。听明王家福的来意后,他欣然接受请求。数日后病情稍好,他为地名碑书写了“杨柳青”三字。虽然在病中,但其字迹遒劲、挺拔,功力尽现。

  刘子恒共有六子一女,唯有次子刘世荣留居杨柳青,退休于轻机厂。也是在2012年,西青“寻根大运河”记者采访团采访了刘世荣先生,他详细地回忆了父亲刘子恒当年为杨柳青地名碑书写“杨柳青”三个大字的情景:父亲写完字后,一口一个好!好!好!当时他的两个弟子在场,感到非常奇怪,因为他们追随父亲多年,从未见过他对自己的字说好。于是问为什么叫好。父亲说,这个柳字写得好啊!并接着连连叫好。此时父亲颇显激动,身子竟然后仰,幸好两个弟子扶住他跌坐在椅子上。他吩咐道,写字的这支笔不要洗了,用手攥干。他的弟子按照吩咐去攥笔。父亲看了看又说,不行,继续攥!弟子再攥后,父亲说,挂上吧。弟子说:笔不洗会坏的。父亲说,你们不懂,我这是封笔了!

  不到半个月,刘子恒先生病逝,终年84岁。他为家乡题写的“杨柳青”三字竟成了他的绝笔!

  刘世荣还告诉记者,多年来,刘子恒先生对外的书法落款从未用过自己的名字,只用笔名刘紫蘅。但他为杨柳青书写的地名碑落款却是刘子恒。老人家就是要以本字向家乡的父老表达“自己永远是杨柳青之子”!

  2

  碑在哪里?

  2012年,西青区“寻根大运河”官方网站刊登了杨柳青人刘子恒先生补写乾隆御笔和题写杨柳青地名碑报道文章,呼吁社会各界提供地名碑下落线索。

  时任区文广局副局长王明清得知此事,动情地对采访团记者说:“这块石碑是西青的一宝啊!应该尽快找到,即使杨柳青镇不再需要标明地界,它的文化价值也足以在将来为杨柳青增色。如果将来建设运河文化景观带,此石碑完全可以在空白处布点,成为一大文化景观啊!”他立即要求局里相关人员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地名碑。区文广局的工作人员急忙四处搜寻,可是,除镇南、镇西的石碑仍在,镇东和镇北的地名碑都不知所踪。

  正当区文广局工作人员苦于不知地名碑下落之时,时任西青区综合执法局副政委李文彩向冯立老师提供信息:他的同事,时任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英是刘子恒的孙女,她应该知道公路口地名主碑的下落。

  冯立急忙向李文彩要来刘英的电话,向她介绍了“寻根大运河”活动的情况,并告知希望找到并保护地名碑的想法。刘英说,地名碑已经寄存在区市容园林部门下属的园林工程管理所的仓库后院,她也希望相关部门能把石碑保护起来,让它为西青的文化事业发挥作用。原来,刘英正是刘子恒次子刘世荣的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刘世荣越来越怀念自己的父亲。西青道拓宽,地名碑遗失后,老人家怅然若失,嘱托女儿刘英四处寻找。刘英几经周折终于得知,当时地名碑被放置在路边,是区市容园林部门的工作人员怕石碑污损,收入仓库后院。

  于是,冯立又与采访团记者联系,告知他们这个好消息。第二天,在刘英的陪同下,采访团记者与冯立一起来到区市容委仓库后院,见到了“失联”4年、杨柳青人久违的这块地名碑。所幸,主碑完好无损。

  听说地名碑的主碑终于找到了,当时已是鲐背之年的刘世荣老先生更是激动不已,他感谢西青区委、区政府开展的“寻根大运河”活动,感谢区里各个部门和那么多人对地名碑主碑的寻找和保护。他提出,自己年迈了,不能到现场亲眼看一看这块碑,渴望得到碑上父亲手书“杨柳青”三个字的拓片!

  三天后,原区文广局的工作人员就将拓片送到了刘世荣老先生的手里。接过拓片,老人很是激动。

  3

  碑将何往?

  时光荏苒,一晃又是7个年头。

  2019年,随着西青区档案馆新馆落成,按照西青区委、区政府把西青档案馆纳入“城市化建设、全域化旅游、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智慧西青建设”总体布局和对西青档案馆提出丰富馆藏、充分挖掘整理传播历史文化的要求,西青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们想到了这块杨柳青地名碑。

  他们纷纷表示,再也不能让这块碑永远“沉睡”下去了!一定要把她“激活”“唤醒”,一定要让这个载着历史、刻着乡愁、散发着乡情温度的珍贵档案发声说话,讲出西青的好故事,为子孙后代赓续文明薪火。

  今年9月中旬,当区主要领导得知杨柳青地名碑的情况后,立即做出一定要把杨柳青地名碑“保护好、利用好”的指示,并责成区档案馆抓好落实。

  经区档案馆与区城管委(原区市容园林委)沟通联系、实地勘察,发现地名碑的主碑正由区城管委妥善保管,放置在下属的渣土办公室的场院里。区城管委负责同志介绍说,这些年来,他们把这块碑当做宝贝收藏、看护,尽最大努力使她完好无损。眼下,这块场地马上面临拆除,正为不知把地名碑移交给谁发愁呢。当听说地名碑将放到档案馆暂存时,区城管委当即表示,由他们负责车辆、人员,无偿提供吊装、运输工作!

  2019年9月17日中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吊装、运输、吊卸工作,尘封11年的杨柳青地名碑终于重见天日!

  西青区档案馆副馆长边秀文介绍说:“西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西青历史文化的发掘、保护和档案的征集、编研、利用工作,我们将对失而复得的这块珍贵的地名碑进行拓片和仿真复制,收入馆藏。更期待这块寄托着杨柳青人浓浓乡愁、深深眷恋、无比自豪与骄傲的地名碑回到她应去的地方,让人们重新看到自己家乡的瑰宝!”

  文字 :舒杨 冯立 李焕丽 赵玮 图片:岳磊

  相关链接:

  杨柳青地名碑阴文:杨柳青原为沼泽,宋时始有渔民星聚,界于三角淀清河汇入海之地,得名流口,谐称柳口。金时兴定二年设柳口镇巡检,戍直沽寨。明初,京杭运河漕运日繁,舟楫不绝,景观杨柳成林,青翠叠嶂,故得杨柳青之名。明末清初,风格独具之民间木版年画大盛,更使巨镇享誉遐迩。清末及民国期间,外扰内患不断,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解放,万民欢庆,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设于镇中,拥军支前,功绩昭著。随之百业逐举,民困昭苏,经济复兴数倍于往昔。千年古镇获新生。爰镌此石,以垂永久。

  西郊区地名办公室撰文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