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多年来,西青区牢牢抓住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条主线,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切实增强规模性失业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2019年至今,全区实现新增就业9.8万人,就业局势稳中有进,持续向好。2022年,西青区重磅推出“乐业西青”行动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以上。
实施就业扩容能力再提升工程
-
深入落实“稳经济35条”“扎实稳住经济102条”等政策措施,实施更大力度援企稳岗政策,发放各类补贴1.1亿元,全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岗位。
-
围绕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都市型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发各类就业岗位1.4万个,形成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
-
聚焦区内大项目、好项目,成立区产业链重点企业帮扶工作专班,建立“一企一专员一台账”服务模式和挂账销号管理机制,继续落实“24365”企业用工服务机制,为企业解决用工千余人。
-
鼓励多种渠道灵活就业,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介绍、求职招聘、创业指导等服务,着力提升其就业能力,新增灵活就业1600人。
实施创新创业能力再提升工程
-
深入开展创业政策“点对点”推送和“敲门”行动,为有创业意愿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政策线上精准推送和上门指导服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及各类创业补贴1.28亿元。
-
举办第一届“乐业西青·创享未来”创新创业大赛。吸引50余个创业项目参赛,6个具有原创性、独创性、引领性的创业项目签约落户西青,对获奖选手和项目优先给予场地、融资、政策支持。
-
建立创业“人才库”“项目库”“导师库”联动服务机制,依托创业孵化基地提供项目申报、财税咨询、工商注册等指导服务,组织开展“创享西青”训练营、创业沙龙等主题活动,扶持创业252人,带动就业1794人。
实施兜底保证能力再提升工程
-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出台《“乐业西青·相约高校”主题就业创业服务活动方案》《西青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与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知名企业联合举办政校企人才供需合作对接大会5场,结合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精准提供岗位965个,组织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直播带岗活动35场。对高校毕业生进行“131”“一对一”实名帮扶。截至目前,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率服务率均达到100%。
-
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做好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现有就业意愿人员就业率90%以上。落实失业人员定期联系制度,健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联动机制,帮扶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就业633人。
-
加大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和帮扶力度,对市场渠道难以就业人员进行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95%以上。
实施公共服务能力再提升工程
-
组建“乐业西青”工作联盟,牵头11所高校、6家企业、1家创业孵化基地、3个对口支援地区组建“就业促进联盟”“劳务协作联盟”“创新创业联盟”“实践实习基地联盟”,孵化创业企业10家、促进就业2000余人。
-
打造“乐业西青”指挥中心,建立西青区人力资源数据监测、业务经办、求职招聘等三大智慧系统,梳理归集企业和求职者信息2.6万条,为科学决策、精准服务提供强大数据支撑。
-
做强“乐业西青”红娘品牌,积极推进社区(村)“就业红娘”服务站智慧化建设,实时绘制求职电子地图和企业用工电子地图,完善平台“呼叫—指派”功能,实现1日内主动联系、3日内人岗双向推介,组建以来已为企业和劳动力提供“一对一”服务2万余次,“就业红娘”荣获全国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优秀就业服务成果二等奖。
-
提升“乐业西青”服务能级,积极推行“综合柜员制”和“打包办”工作模式,大力推行“一键申报”和“免申即享”,不断提升窗口经办效能。持续举办百日千万网络招聘、大中城市联合招聘、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等“10 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组织各类招聘会128场、直播带岗活动127场。
下一步,西青区将持续深入推进“乐业西青”行动,全面开展“乐业西青·就在人社”“乐业西青·相约高校”“乐业西青·职等你来”“乐业西青·创享西青”等专项活动,通过畅通拓宽就业渠道、夯实就业服务队伍、推行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等具体举措,进一步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通过聚焦群众关切、企业需求,集中力量抓要事、攻难事、办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信息来源:西青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