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青区实验小学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多才多艺,知识广博,只要是他们的课,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们就是该学校的家长义工,凭借自身技术、特长和学识,他们走进校园,步入讲堂,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成为学生第二课堂的“编外老师”,这种课被师生们称为身边的“百家讲坛”。
二年级四班学生张嘉霖的妈妈便是这群特殊老师中的一员,回想起给孩子们上课时的情景,她激动地说:“第一次给这么多同学上课,还真有点不适应。不过,自己的孩子就在这个班上读书,作为‘家长义工’,参加家长义工讲堂活动,我愿意。”
这位家长口中的“家长义工讲堂”,是西青实验小学针对落实“双减”政策的一次成功摸索,是学校“爱的分享 助力成长”义工讲堂的再升级。
原来,“双减”政策落实以来,西青区实验小学深刻意识到“减”字背后的不简单。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该校向家长朋友发出邀请,号召大家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结合自身的职业和兴趣等特点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度过一段非凡时光。上学期,又有30余位家长凭借自身技能、特长和知识,成为“编外老师”。
“不少家长有各自的特长,也愿意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对我们来说是有待整合的社会教育资源,也有利于增进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家长义工’由家长个人提出申请、班级推荐,学校审批同意后产生,目前我校已有100多位登记在册的‘家长义工’。”实验小学校长李祖华说。
“这样的家长义工讲堂活动,将课堂放大,给孩子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学到了很多从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填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沃土。从孩子们灵动的眼睛、热切的期盼、高声的欢笑、机智的话语中……我体悟到了,要让每个孩子在课堂的沃土上,塑造自己最美的样子。他们都是最健康,最美丽的。”一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道。
西青区实验小学充分发挥学校家长的作用,精选部分在专业技术、知识领域等方面有特长的家长,让他们走进校园,开辟新讲堂,成为学校课后服务“人才库”。有了“家长义工”的加盟,学校的课后服务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更加深入扎实。截至目前,该校“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已成常态,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增进了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将社区、家庭、学校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育人网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